醒獅、粵劇、餅印、欖雕……嶺南文化以其多元、開放、兼容、創新等特點,與廣東開放包容的姿態融匯貫通,各美其美,美美與共,共同繪就了一幅多彩的文化畫卷。
萬兆泉用泥塑作品記錄著廣州百年風情;萬氏兄弟用3D畫點亮嶺南城市生活。他們藝術之路如花開兩朵,各自燦爛卻又緣一枝。
余兆基表示,餅印是祖輩累積五代的心血,希望自己能盡最大努力傳承這門百年技藝。
陳振江出身粵劇世家,偏愛翻打動作、舞刀弄劍。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愛粵劇、傳承粵劇,弘揚中華傳統文化。
何鳳婷師從廣州戲服制作技藝省級非遺項目傳承人董惠蘭。她希望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戲服,傳承傳統文化。
廣州欖雕同許多傳統手工藝一樣,已瀕臨失傳。曾昭鴻與曾憲鵬父子正守護著欖雕技藝,在方寸之間傳承匠心。
廣東醒獅是地道的傳統民間藝術,融武術、舞蹈、音樂等為一體。龔桂冬致力于普及、傳承醒獅文化。